中考语文诗词鉴赏-典故溯源
来源:学大教育 时间:2015-11-07 00:22:33
面对中考,语文的学习很重要,它在中考中占的分值很大。语文中的古诗词是学习的关键内容,也是很难的一部分,我们要怎么才能学好呢?下面是学大教育的专家们为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诗词鉴赏-典故溯源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题型阐释
典故溯源,就是对古诗词中运用的典故进行解释,说明其来源,分析其作用。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“这首诗(词)中运用了什么典故”“这个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”“句中某典故,有怎样的表达效果”等。
精题回放
例(2009·江苏盐城)
江城子密州出猎
(宋)苏轼
老夫聊发少年狂,左牵黄,右擎苍,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冈。为报倾城随太守,亲射虎,看孙郎。
酒酣胸胆尚开张。鬓微霜,又何妨!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?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。
词中典故出自《史记》的句子是,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?
闯关方略
古人写诗词,为了使语言更简洁含蓄,内容更富于表现力,常常运用典故来增强表达效果。
典故溯源,既能考查我们对文史知识的积累,也能考查我们对诗歌语言特点的了解,还能考查在课内诗词学习时有没有养成踏实认真的习惯,可谓一石多鸟。
解答这一类题目,了解所用典故的本意是基础。
譬如上述苏词,用了两个典故:“亲射虎,看孙郎”用的是三国时孙权狩猎射虎的典故,“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”用的是西汉时文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云中太守魏尚的典故。
符合题目要求的是典故二,这个典故出自《史记·冯唐传》,其细节是:汉文帝时,魏尚为云中太守,抵御匈奴有功,只因报功时多报了杀敌人数六人而获罪削职。后来,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,派冯唐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。
仅了解典故的本意,就诗论诗还不够,结合上下文内容,以及作者的生平遭遇,读懂其隐藏在典故里面的内心话,才是解题的关键。
从整首词可以看出,苏轼渴望一展抱负,杀敌报国,建功立业。但这时他外放密州,不被天子重用,他是多么渴望朝廷也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啊。但这层意思他不便明说,于是引用典故,以古人自比,含蓄地表达自己“希望得到朝廷重用”的心声。
有时题目还会进一步追问引用某则典故的表达效果,这时先要区分这个典故的意义、情感指向,是客观的描述物态,还是主观的抒发情志?如果是前者,其作用是使物态描绘得更生动、逼真、奇异等,如李贺的《李凭箜篌引》中“江娥啼竹素女愁,李凭中国弹箜篌”一句,用湘妃和素女这样的神女为乐声感动来形容李凭的箜篌弹得好,这里引用神话典故,增添了内容的神奇色彩。如果是后者,其作用主要是使情感抒发得更婉曲、含蓄、深沉等,如李商隐的《贾生》中“可怜夜半虚前席,不问苍生问鬼神”一句,借汉文帝爱贾谊之才,将他从长沙召回,在宣室接见,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,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,慨叹自己与贾谊一样,没有遇到明主,一样的怀才不遇。此处引用典故,使作者的慨叹更深沉。
通关演练
1.下面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,表达了什么意思?
无题
(唐)李商隐
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
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
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
2.读下面古诗,回答问题。
从军行
(唐)王昌龄
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
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
最后一句引用“(破)楼兰”的典故,表达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情怀?
中考语文诗词鉴赏-典故溯源的内容就为大家展示到这里了,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有所提高,更多精彩资讯亲关注学大教育。
相关推荐
热门资讯
-
★2018年宜宾中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
2018-06-29 -
【雍布拉康-图】介绍
2018-01-03 -
【上里古镇-图】介绍
2018-01-03 -
【雁荡山观音洞-图】介绍
2018-01-03 -
【雁荡山芙蓉峰-图】介绍
2018-01-03 -
【雁荡山筋竹涧-图】介绍
2018-01-03 -
【雅丹林-图】介绍
2018-01-03 -
【雅丹地貌-图】介绍
2018-01-03 -
【雅鲁河桥-图】介绍
2018-01-03
热门问题
-
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?
2021-09-03 -
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?
2021-09-03 -
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?
2021-08-13 -
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?
2021-06-25 -
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?
2021-06-25 -
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?
2021-06-18 -
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?
2021-06-18 -
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?
2021-06-04